 |
客户服务中心 |
Service |
服务电话:132-5996-3968 |
总部传真:132-5996-3968 |
联系手机:132-5996-3968 |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|
公司地址:西安市未央区太华北路甲字88号锦园国际广场7层 |
|
|
|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动态 > 正文 |
中央空调制冷剂泄漏检查方法 |
来源:西安大金中央空调PROSHOP旗舰店 日期:2025-5-16 |
|
|
中央空调制冷剂泄漏是常见故障,可能导致制冷效果下降、压缩机损坏甚至安全隐患(如易燃易爆制冷剂泄漏)。以下是针对不同系统(冷水机组、多联机、风管机等)的制冷剂泄漏检查方法,结合原理与实操步骤,帮助精准定位漏点:
一、泄漏原理与常见漏点位置
1. 泄漏原因
机械因素:振动导致管路接口松动(如扩口连接、焊接点)、阀门阀芯磨损、密封圈老化(O 型圈、法兰垫)。
腐蚀因素:铜管被水分 / 酸性物质腐蚀穿孔(常见于长期未保养的系统)、钢制部件生锈开裂。
人为因素:安装时焊接不牢、阀门未关紧、维修后未检漏直接充氟。
二、泄漏检测方法(从简易到专业)
1. 压力法(最常用)
原理:通过充入高压气体,观察系统压降判断是否泄漏。
操作步骤:
步骤 1:隔离系统
关闭压缩机吸排气阀、蒸发器 / 冷凝器进出口阀,将制冷系统与压缩机隔离(避免压力损坏压缩机)。
步骤 2:充注气体
非易燃易爆制冷剂(如 R410A、R22):充入氮气至 1.5~2.0MPa(高于运行高压,参考设备手册)。
易燃易爆制冷剂(如 R32、R290):禁止用压缩空气(含氧气易爆炸),必须用氮气,压力≤1.0MPa。
步骤 3:保压观察
静置 24 小时,压降>0.05MPa 视为泄漏(需考虑环境温度变化对压力的影响,每 ±1℃压力波动约 0.01MPa)。
步骤 4:分段查漏
若系统庞大,可分区域(如室内机、室外机、连接管路)单独保压,缩小漏点范围。
注意事项:
氮气需干燥(避免水分进入系统),充注时缓慢升压,防止管路爆裂。
保压期间禁止焊接作业,远离热源。
2. 肥皂水检漏法(低成本直观)
适用场景:压力法确认泄漏后,精准定位漏点。
操作步骤:
调配浓肥皂水(或专用检漏液),用毛刷均匀涂抹于怀疑漏点(如阀门接口、焊缝、喇叭口)。
观察是否有气泡连续冒出,气泡越大漏点越大。
技巧:对微漏点(气泡细小),可反复涂抹并静置 10 秒,或用放大镜观察。
局限性:
不适用于隐蔽管路(如埋墙铜管)或高空位置(需高空作业)。
冬季低温时肥皂水易结冰,可用温水调配。
3. 电子检漏仪检测(高精度)
原理:通过传感器捕捉制冷剂分子(如卤素原子),发出声光报警。
操作步骤:
开机预热 3~5 分钟,调至对应制冷剂类型(如 R410A、R32)。
探头以 5~10mm/s 速度靠近检测点,距被测表面 2~3mm。
当检测到泄漏时,仪器蜂鸣频率加快,数值显示升高(如 LEL 值>10ppm)。
注意事项:
检测前需通风,避免残留制冷剂干扰(如刚充注过氟的区域)。
探头易受油污、水汽影响,需定期清洁(用无水酒精擦拭)。
适用于微漏(年泄漏量<50g),但无法检测 R717(氨)等无卤素制冷剂。
4. 荧光检漏法(适合隐蔽漏点)
原理:向系统注入荧光剂,泄漏处因荧光剂随制冷剂渗出,在紫外灯下发光。
操作步骤:
步骤 1:注入荧光剂
停机状态下,按比例(如每 1kg 制冷剂加 3ml 荧光剂)从充氟口注入,启动压缩机运行 30 分钟。
步骤 2:紫外灯检测
关闭机房灯光,用紫外检漏灯照射可疑部位(如管道、阀门、蒸发器翅片),漏点处呈现明亮黄绿色荧光。
步骤 3:清洁处理
检测后若需维修,需用专用清洗剂清除荧光剂,避免影响后续检测。
优势:
可检测肉眼难发现的微漏点(如 0.1oz / 年泄漏量),适用于蒸发器、冷凝器内部泄漏。
一次注入荧光剂可维持半年,适合定期巡检。
5. 红外热成像法(高端快速)
原理:制冷剂泄漏时,泄漏点附近因压力骤降导致温度下降,热成像仪显示低温区域。
操作步骤:
系统运行状态下,对管道、阀门进行扫描,对比正常部位温度(泄漏点温度通常比周围低 3~5℃)。
典型特征:漏点处可能出现结露或结霜(如 R410A 泄漏时,局部温度可降至 0℃以下)。
优势:
无需停机,可快速扫描大面积区域(如吊顶内管路、密集排布的冷凝器)。
适用于多联机分歧管组、冷水机组管束等复杂结构。
6. 抽真空检漏法(安装后必做)
原理:系统抽至真空状态,观察真空度是否保持,判断微漏。
操作步骤:
用真空泵将系统抽至 - 0.1MPa(绝对压力),关闭真空泵和阀门,静置 1 小时。
若真空度回升>5kPa,说明存在泄漏(微小漏点在压力法中可能不明显,但真空状态下更敏感)。
应用场景:
新安装系统或维修后充氟前,确保无漏点再充注制冷剂。
配合电子检漏仪,可检测年泄漏量<10g 的超微漏。
三、不同系统的针对性检漏策略
1. 冷水机组(大型系统)
重点区域:
冷凝器 / 蒸发器:打压后用电子检漏仪扫描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处(易因腐蚀穿孔)。
压缩机轴封:运行时观察油位镜是否有气泡(制冷剂渗入油中会产生泡沫)。
阀门法兰:用肥皂水涂抹螺栓孔、垫片边缘(振动易导致螺栓松动)。
2. 多联机系统
重点区域:
分歧管焊接点:用荧光法检测(焊接缺陷易导致微漏)。
室内机接口:运行时触摸接口处,若有凉意且无冷凝水,可能漏氟(制冷剂不足导致蒸发温度降低)。
液管截止阀:关闭阀门后,观察压力表是否回升(阀芯关闭不严会导致内漏)。
3. 风管机 / 单元机
重点区域:
穿墙管路:检查喇叭口(安装时易因扩口不良导致裂纹)。
充氟嘴阀芯:用扳手轻压阀芯顶针,若有气体喷出且压力低,说明阀芯密封圈磨损。
室外机冷凝器翅片:观察是否有油污(制冷剂泄漏会携带冷冻油,形成油污吸附灰尘)。
四、泄漏处理流程
确认泄漏:通过压力法或真空法判断是否存在泄漏。
定位漏点:先用低成本方法(肥皂水、电子检漏仪),再用荧光或热成像精准定位。
安全处理:
易燃易爆制冷剂(如 R32)泄漏时,立即切断电源,开启防爆风机,禁止明火和金属碰撞。
回收残留制冷剂:用回收机将系统内制冷剂抽至钢瓶(避免直接排放污染环境)。
修复漏点:
焊接漏点:需用氮气置换管道内空气(防止焊接时铜管氧化),焊后打磨光滑。
更换部件:如阀门阀芯、密封圈,需使用原厂配件,安装前涂抹冷冻油润滑。
二次检漏:修复后重复压力法 + 真空法检测,确保无漏点再充注制冷剂。
五、预防泄漏的日常维护
定期巡检:
每月用电子检漏仪扫描重点接口,每季度检查阀门螺栓紧固度。
记录运行压力、温度,对比历史数据(如低压持续下降需警惕慢漏)。
控制水分:
每年更换干燥过滤器(防止水分导致冰堵和腐蚀),系统维修后必须抽真空至 - 0.1MPa 以下。
优化安装:
铜管焊接采用氮气保护焊,喇叭口连接时确保同心度(避免偏斜导致应力开裂)。
多联机管路避免急弯(弯曲半径≥4 倍管径),减少振动磨损。
总结
制冷剂泄漏检测需遵循 “先整体后局部,先简易后精密” 的原则,结合系统类型和漏点特征选择合适方法。对于大型冷水机组,建议采用 “压力法 + 荧光法 + 热成像” 组合检测;多联机系统可侧重电子检漏仪和肥皂水;新安装系统必须通过真空检漏。同时,严格执行安全规范(尤其易燃易爆制冷剂),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事故。定期维护和规范安装是减少泄漏最有效的预防措施。
|
|